父母的产后抑郁会传递给孩子!

时间:2019-01-22 [关闭窗口]

   近年来,随着科普工作的进行,大家逐渐意识到产后抑郁这一种特殊的抑郁障碍的危害性。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学研究者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
  产后抑郁不是母亲的“专利”!
  产后抑郁症(postnatal depression)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学者Pett于1968年提出,泛指产褥期发生的抑郁[1]。
  笔者就产后抑郁曾发起一项调查,在被问询的56位产妇和其配偶中,听说过产后抑郁并有所了解的家庭为34家(60.7%),但没有一个家庭听说过父亲的产后抑郁。
  正如调查中显示的这样,大部分人的惯性思维是:只有女性会经历产后抑郁。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筛查手段的完善和调查的深入,产妇的配偶(婴儿的父亲)同样会经历产后抑郁这个事实已经被学界认可。[2-4]
  国外研究表明,2.3%~12%的父亲在新生儿胎儿期有抑郁症,5.4%~13.6% 在产妇产后有抑郁症[6]。
  新生儿不仅是家庭幸福的结晶,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源,随着新生儿出生所带来的身份转变和压力增加是导致新生儿父亲罹患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5]
  父系产后抑郁会增加后代抑郁风险,但这种风险居然传女不传男?!
  最近发表在《JAMA Psychiatry》的一篇研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研究由剑桥大学教育学院的Paul Ramchandani教授参与撰写,研究称: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周内,几乎每20名新父亲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7]
  该研究基于英国布里斯托尔的3000多个家庭的样本,确定了父系的产后抑郁与女儿成年后发生的抑郁之间确有联系。
  研究称:在女孩出生后父亲罹患产后抑郁的家庭中,女儿在18岁时(成年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β= 0.053 (95%CI,0.02-0.09)]——研究人员称这种风险的增加虽微弱但重要。[7]
  研究的作者之一,Ramchandani教授说:“这项研究表明,我们需要从出生开始就对孩子进行随访,当孩子(尤其是女孩)在18岁时出现抑郁症状时,我们应该去追溯其父母的产后抑郁发病情况。[8]”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呼吁:“产后护理的关注点不应局限于对产妇的身心护理,对产妇配偶的心理护理也应重视,因为父亲的产后抑郁和母亲的产后抑郁一样,对家庭的影响是持续性的。”
  更值得我们继续探究的是:为什么这种风险增加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在男孩身上?[7]
  如何降低产后抑郁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出发!
  在我国,父系的产后抑郁也在逐渐受到关注,2017年发表在期刊《中国护理管理》中的论文《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5]就详细论述了新生儿父亲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和处理对策。
  各项研究都提示我们,在新生儿家庭的护理中应该使用新生儿科--产科--精神科综合护理,而这种综合护理需要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干预,这一点在精神心理的护理方面尤为重要。
  有效的产前教育和心理干预或许是预防新生儿父母产后抑郁的有效方法[9],通过对新生儿父母的产后抑郁情况进行干预,我们或许有希望减少成年人的抑郁症发病率。
  目前阶段我们尚缺乏有针对性的、单独对父系和母系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评估的量化表,这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闭窗口]